3月29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主辦,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房研協優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22中國房地產500強測評成果發布會暨500強峰會在北京圓滿舉辦。大會上,《2022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服務商品牌測評報告》隆重揭曉,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領先的綜合實力,榮膺202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TOP500首選供應商·“太陽能系統類”業內排名第三,品牌首選率10%及“空氣源熱泵類”業內排名第五,品牌首選率8%等兩大類代表企
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22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點任務,“儲能”的概念多次出現,如重點推動燃氣輪機、核電、可再生能源、油氣、儲能、氫能等重點領域技術攻關;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探索氫能、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發展新模式。
冬奧場館歷史上首次實現100%綠電供應,全球首次大批量使用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開賽以來,不僅場內比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場外也進行著歷史性的“追風逐日”競賽。這場競賽讓人們看到中國能源轉型在加速,并將對全球經濟社會轉型帶來深遠影響。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意見》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重要保障方案之一,是能源領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未來,《意見》將與能源領域碳達峰系列政策協同實施,形成政策合力,成體系地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今年是推動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關鍵之年,核電、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不斷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新春伊始,一批重大新能源項目工程進展順利。
新疆自治區唯一的5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在全國同類項目中達到先進水平。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有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
能源生產和消費相關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力推動能源領域碳減排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以及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有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數據中心、5G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也是關系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耗的最關鍵環節。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按照《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統一部署,有序推動以數據中心、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發揮其“一業帶百業”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本方案。
“綠電”來自哪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向外界詮釋本屆冬奧會的綠色辦奧理念。而這背后,實際上是多家能源企業在河北張北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把張北的風轉化為清潔電力,并入冀北電網,再輸向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
2022年1月28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一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12398能源監管熱線投訴舉報處理情況,介紹煤礦智能化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2年1月28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一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12398能源監管熱線投訴舉報處理情況,介紹煤礦智能化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們必須深入分析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點工作,統一思想和認識,扎扎實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在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發布了今年能源工作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進東中南部地區風電光伏就近開發消納,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三北”地區風電光伏基地化開發等。1月21日,記者從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CRESP)辦公室獲悉,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二期項目(以下簡稱CRESP二期項目)取得新成效。根據專家測算,通過實施CRESP二期項目,每年可增加風電發電量1024吉瓦時,替代煤炭消費3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916萬噸,生態環境效益顯著。
中國光熱新聞,光熱,光熱新聞,光熱資訊,光熱示范項目,光熱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