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晶澳科技與中國信保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信保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新偉和晶澳科技輪值總裁楊愛青等領導現場出席簽約儀式,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陸棟等領導通過云會議見證簽約。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智晶、晶澳科技副總裁祝道誠代表雙方簽約。
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須多措并舉、穩妥施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綠色金融,必將有力有效支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銀行在碳減排領域的爭奪戰已經打響。近日,多家銀行披露一季度碳減排貸款投放情況,其中,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大行投放均超百億元,主要投向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領域。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簡稱《指引》),自6月1日起執行,以引導銀行業保險業發展綠色金融,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在近日中宣部召開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綠色金融規模持續擴大,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記者了解到,在綠色低碳經濟的推動下,綠色金融正逐漸成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保障。
全球水電龍頭、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長江電力(股票代碼:600900.SH)綠色債券已發至第二期,據公司日前公告,其2022年綠色公司債券(第二期)正在發行。
5月13日,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與中行泉州泉港支行順利簽訂1億元綠色信貸專項借款,年利率2.5%,低于基準貸款利率120個基點,直接節約財務費用120萬元。
5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城市建設和治理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加大支持城市發展的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商場、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裝配式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綠色建造示范工程、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等領域,大力支持氣候韌性城市建設和氣候投融資試點。鼓勵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發展能效信貸、零售類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投資綠色債券,妥善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
近日,湖北省荊州市湖北晟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20MWP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貸款獲得人民銀行1.4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低成本資金支持。這一項目也成為荊州市首筆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落地項目。“有了這筆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支持的貸款,我們光伏發電項目會有序推進,按期投產!”該項目負責人高興地說。據測算,該項目年發電量可達2.42億千瓦時,全生命周期內可帶動碳減排量440萬噸,當前貸款預計可帶動碳減排量80萬噸。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8.07萬億元,同比增長38.6%,比上年末高5.6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7.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05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7.79萬億元和4.22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6.5%。
4月28日,隆基股份發布《關于為戶用分布式光伏貸業務提供保證金擔保的公告》。公告顯示,為支持公司戶用分布式光伏業務的發展,隆基擬與銀行、經銷商開展光伏貸業務合作,由銀行為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用戶購買公司光伏發電設備提供貸款服務,經銷商為用戶的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隆基按照借款人融資總金額的一定比例向銀行繳存保證金,并由經銷商為公司相關保證金擔保提供反擔保。
4月28日,內蒙古首單森林碳匯價值保險日前成功落地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為鄂溫克族自治旗巴音岱林場提供一份36.14萬元的森林碳匯價值風險保障。這是內蒙古林草碳匯價值保險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實現的一次成功實踐。
4月25日,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成功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1700萬元綠色能源貸款。此次貸款的順利落地標志著該公司在創新融資模式、拓寬融資渠道方面取得又一新突破。
4月26日,從三門峽市政府獲悉,近日,世界銀行貸款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項目順利通過世界銀行執董會評審,成功落戶三門峽。據悉,這是河南省首個利用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的項目,將爭取貸款1.8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4億元)。
穩增長是2022年中國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充滿壓力與不確定性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如何保持戰略定力,且在穩增長的同時繼續向著以低碳轉型的高質量發展邁步?近日,在中國新聞社國是論壇與能源基金會舉辦的“能源中國—聚焦穩增長:綠色投資支撐綠色復蘇”專題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